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眼睛,從中能看到當地文明發展演變的進程;
在這里,不僅掩藏著過去的歷史煙云,還有通往未來的智慧之門;
在這里,每一件藏品,都承載著豐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它們居廟堂之高,也處江湖之遠。
“文化湖南”將陸續推出“湖湘博物館”系列,邀您同游湖南省博物館和14個市州博物館,共同領略湖湘文化的精華,共同探尋湖湘文化的歷史根脈。今天,我們參觀張家界市博物館。


“2016年,備受張家界人民矚目,集歷史、民俗、地質、城建規劃展覽于一體的市博物館開館了。”
咱是市本級第一個建成并對外開放的重大公共文化設施,記錄著這座年輕的地級市古遠又厚重的文化。

張家界市大庸橋公園對面文化廣場內


三管佩刀跽坐銅俑

在玻璃箱中,有一個小人,它其實是西漢三管佩刀跽坐銅俑。
這件西漢銅俑身上有幾處比較明顯的特征:
跽坐在當時是非常正式的坐姿,這件銅俑雙膝著地,臀部坐在雙膝和腳踝上面;
銅俑的雙肩和頭頂各有一個空心柱,專家回應,這最初其實是一個燈臺的支架;
銅俑的佩刀方式很特別。與漢人佩刀腰間不同,銅俑佩刀于腋下,這種佩刀方式極具少數民族特色。仔細看,在佩刀的佩帶上,還有一些人字形的配飾,這與現在土家族的織錦也有一些相似之處。
虎鈕錞于

出土于張家界市永定區教子埡鎮興隆鄉,像水缸、米缸一樣,上面還有一個虎蓋。它其實是戰國時期的一件打擊樂器,主要用于在戰爭中指揮進退。
楚氏兵器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兵器制造相當發達。
展廳里展出的一組楚氏兵器包括近身兵器銅劍,長兵器銅戈、銅矛,遠程兵器銅鏃。

地質館
一樓是地質館,由地球廳、張家界地貌廳、園區珍稀動物展示區等組成,展示張家界地貌特征和以芙蓉龍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以及有亞洲基因庫之稱的多樣性生物標本等。

歷史館
二樓是歷史館,由張家界故事、守望精神家園、百年記憶三大展廳組成,展示全市歷年來考古發掘、征集和接受捐贈的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歷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



城建規劃館
三樓為城建規劃館,以“世界的張家界”為主題,展示張家界從古代到現代的城市發展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文章來源:這里是湖南
上一篇:張家界博物館正式開館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